对于把网络游戏看做“精神鸦片”我是持中立态度的

不可否认,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是挺容易上瘾的,我就经历过一段这个时期,在我初中时期,自从接触了 网络游戏 泡泡堂,创奇 后就一发不可收拾。甚至把生活费省下来,不吃饭也要去玩,常常偷偷通宵…荒废了学业, 成了我最后悔的一段时间

但是,一杆子把这个行业,这个产业妖魔化,我觉得是太武断了。网络游戏 可以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,在游戏中,只要付出就有收获,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幻想,在游戏中可以找回自信…

说到"精神鸦片",现在太多的精神鸦片了,抖音,头条 小说 电视剧,购物软件 等等,哪个不能称作"精神鸦片"?

重点在一个度上,任何事物只要过了度,就会进入反面。

青少年的抵抗力比较弱,这样很容易就过度,并且常常玩的是适合成年人玩的游戏,很不适合。

这样就有两个核心问题暴露出来,一个是度,一个是适合。

现在的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,相反,更加增加的上瘾的一个心理点。 现在的迫切点是有一个真正科学设计的防沉迷系统,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,实际还是在为游戏服务的假防沉迷

适合,就是游戏要适合对应年龄段的人,中国的游戏市场没有一个分级管理监管,导致青少年很容易接触不适合年龄的游戏内容,这样青少年更难控制自己上瘾了

国内目前的游戏市场都是商业运作,为了吸金。特别是手游,里面到处充斥着充值入口,游戏内容都是一大抄,追热点,粗制乱造。导致没有出现优秀质量的游戏,都是为了玩家氪金的游戏,致使大众对游戏的厌恶。妖魔化游戏。

重点还是要完善产业规则吧,一个产业野蛮生长后,迎接的总是整顿修理,然后再健康成长